护理理论
患者的卧位的护理要求
来源:宣传科     时间:2018-11-09     浏览次数:83216  次

    卧位即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。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。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、治疗疾病、减轻症状、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。

一、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

  1、卧床姿势  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要求,使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负重部位,关节维持于正常的功能位置,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。

  2、体位变换  应经常变换体位,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。

  3、身体活动 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,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,改变卧位时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。

  4、受压部位  应加强皮肤护理,预防压疮的发生。

  5、保护隐私  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,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身体,促进患者身心舒适。

二、常用卧位

仰卧位

1、去枕仰卧位

1)、姿势:去枕仰卧,头偏向一侧,两臂放于身体两侧,两腿伸直,自然放平,将枕横立于床头。

2)、适用范围

1)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。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。

2)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。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。

2、中凹卧位

1)、姿势:用垫枕抬高患者的头胸部约10°~20°,抬高下肢约20°~30°。

2)、适用范围:休克患者。抬高头胸部,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,改善通气功能,从而改善缺氧症状;抬高下肢,有利于静脉血回流,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。

〉半坐卧位

1、姿势

1)摇床法:患者仰卧,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,与床呈30°~50°,再摇起膝下支架,以防患者下滑。必要时,床尾可置一软枕,垫于足底,增进舒适感。放平时,先摇平膝下支架,再摇平床头支架。

2)靠背架法:将患者上半身抬高,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;患者下肢屈膝,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,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,以防患者下滑。床尾足底垫软枕。放平时,先放平下肢,再放平床头。

2、适用范围

1)、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。采取此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。

2)、胸腔疾病、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。采取此卧位可减轻心脏负担;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,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,肺活量增加,利于气体交换,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。

3)、腹腔、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。采取此卧位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。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,缓解疼痛,利于切口愈合。

4)、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。

三〉端坐位

1、姿势:扶患者坐起,身体稍向前倾,床上放一跨床小桌,桌上放软枕,患者可伏桌休息。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°~80°,背部放置一软枕,使患者同时能向后倚靠;膝下支架抬高15°~20°。必要时加床档,以保证患者安全。

2、适用范围:左心衰竭、心包积液、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。由于极度呼吸困难,患者被迫日夜端坐。

四〉俯卧位

1、姿势:患者俯卧,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,两腿伸直;胸下、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,头偏向一侧。

2、适用范围

1)、腰、背部检查或配合胰、胆管造影检查时。

2)、脊椎手术后或腰、背、臀部有伤口,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。

3)、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。

五〉头高足低位

1、姿势:患者仰卧,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~30cm,或根据病情而定,床尾横立一枕,以防足部触及床尾栏杆。若为电动床可调节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。

2、适用范围

1)、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,用作反牵引力。

2)、减轻颅内压,预防脑水肿

3)、颅脑手术后的患者。

 

医院动态 | 科室导航 | 专家介绍 | 就诊指南 | 电子院报 | 预约挂号 | 在线咨询

版权所有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

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 电话:4001999120

健康咨询热线:4001999120 急救电话:58000120

备案号:鲁ICP备05012440号-1 技术支持:365健康在线

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