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诊科是医院救治生命的第一阵地,是永不熄灯的“生命通道”。这里的工作节奏紧张、抢救任务繁重、病种复杂,医护人员需要运用全面的专科知识,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众多急危重症患者。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徐芬,曾获得青岛市杰出青年好护士、多次评为城阳区优秀护士、先进个人、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。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21年,她怀着一颗炽热的心,在临床护理的第一线深深扎根,用真情付出、无私无畏践行着守护生命的誓言。
投身护理 患者为本
5月8日上午,一辆急救车呼啸而至停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口,徐芬和同事快步上前,快速评估病人,并迅速护送患者入抢救室。交接好这位病人后,她又重新回到分诊台,给下一位病人安排检查,整个过程步伐匆忙,语速极快。“急诊科就是这样快速,因为患者的生命是和时间抢回来的。”从一名急诊科普通护士,成长为急诊科主管护师,21年的护理生涯,让徐芬真正体验到了急诊科护士的责任与使命,也培养了她果断、细致、干练的工作作风。“在急诊科工作,‘24小时待命,随叫随到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。患者以生命相托,我们必定要全力以赴!”徐芬说。电话不关机、随叫随到、走起路来风风火火、能少喝水就少喝水……这是徐芬从业以来养成的习惯。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,徐芬和她的同事们一起与死神赛跑。
急诊抢救室内,每天都是一片忙碌而紧张的状态,然而徐芬总能麻利而娴熟地处理好各类突发紧急情况,建立静脉通路、抽血、化验、安抚患者情绪……这就是她工作的日常。徐芬说:“‘黄金一小时’的抢救时间,对患者愈后特别关键,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,考虑如何救治患者,如何高效处置伤情。”急诊抢救室每天都在“上演”突发情况,这里就是生死较量的“战场”,而急诊的医护人员,就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第一道“防线”。
付出真心 回报温暖
医院急诊科经常接到救护车送来的外伤患者,骨折、摔伤、车祸……这些病人基本无法行动,而急诊又就诊匆忙,刚到医院时很多患者家属又不在身边,搬抬患者的工作就落到了医护人员身上。采访间,救护车送来一位老人,眼睛微闭、表情痛苦。徐芬大步上前询问病情,对患者情况做出初步判断。当了解到患者独居,自己下楼梯不小心摔倒,子女一时半会又来不了医院,徐芬二话不说,就和同事一起将老人抬上担架车,协助医生检查、开绿色通道,护送到CT室检查。在徐芬看来,在急诊科工作就像打仗时冲锋在一线,一刻也松懈不得。为病人翻身、输液、吸痰、灌肠、洗胃……她从不嫌累嫌脏,也从未言退,始终把病人当家人一样来照顾。
她在工作中,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,用温暖的语言和关爱的行动,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。让徐芬印象深刻的是,有一次,她在值夜班时,科室收治了一位老年患者,因患病在家长期卧床,3天未解大便,口服通便药处理仍然无效,老人情绪异常烦燥,家属也焦虑万分。她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,判断老人是由于大便干结而致排便不畅,于是马上戴上手套用手一点一点为病人抠出了干结的大便。面对老人及家属的感谢,她笑着说能帮助老人解除痛苦自己累点没关系,并叮嘱老人后期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。
徐芬说,虽然急诊工作很累,但十分有成就感。因为工作忙碌,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,可想想挽救了许多家庭,再苦再累也值了,她只希望好好坚守在岗位上,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,守望着更多家庭的团圆。
精诚奉献 坚守岗位
急诊科作为医院病种最急、最复杂的一个科室,对护士疾病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是最高的。为此徐芬总是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,刻苦钻研和操练各种抢救技术,对心肺复苏术、除颤仪等操作反复练习,形成肌肉记忆,在遇到紧急情况,第一时间就能条件反射性地进行应对。“自己学而精,才能指导好其他人。”徐芬说。除了自己做好护理工作,她还毫无保留地把经验技能传授给年轻护士。她经常提醒科室里的年轻人,知识可以指导技术,技术可以改变结局。
“穿上这身护士服,就应该急患者所急,忧患者所忧。”徐芬说,自己将把对生命深深的热爱,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,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的铮铮誓言。